茯苓是治什么的,中药茯苓治什么病(女性吃茯苓有哪些坏处)
- 茯苓
- 2022-04-06 21:29:25
茯苓是治什么的
茯苓用于水肿、少尿、头晕、心悸、脾虚、厌食、便溏腹泻、焦虑、心悸、失眠。
茯苓是什么药?治什么的?
是祛湿利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中药。治小便不利,水胀,咳痰,咳嗽,呕吐,腹泻,遗精,浑浊,惊悸,健忘。 《本经》 3360主胸肋有逆气、焦虑、惊悸、心悸、心下疼痛、寒热、心烦、咳嗽、口干舌燥、小便不利。 《别录》 3360止渴,睡个好觉,肚子大,滴水,膈里有痰有水,水肿滴水。开胸,调理脏气,切肾邪,生阴,补气,保心神,守中气。 《药性论》 3360开胃、抗恶心、安心。主肺痿痰阻。治疗小儿惊风、腹胀、女性发热。 《日华子本草》 :补五劳七伤,安胎安胎,暖腰暖膝,乐益智,止健忘。 《伤寒明理论》 3360渗水健脾。 《医学启源》 3360除湿,益腰脐血,和中益气。不宜治黄或治红。《主治秘诀》云韵,止泻,祛虚热,开和津液。王:清利膀胱,益脾胃。治肾积和跑豚。 《药征》 3360主要用于治疗心悸、肌肉痉挛、头痛、心烦。
茯苓可以治什么病?
茯苓(茯苓,茯苓,茯苓,茯苓)【概述】茯苓是寄生在松树根部的一种真菌,形似红薯,外皮黑褐色,内部为白色或粉红色。中药有利尿、镇静的作用。【药】是茯苓的干燥菌核(Schw。)狼,多孔菌科真菌,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根部。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秋季采挖,栽培品一般在接种三年后采挖。洗净,暖草,一层一层铺好,上面盖厚麻袋,使其发汗,分出水分,取出,擦去水珠,铺在阴凉处,待表面干燥后再发汗,如此反复3~4次,直到表面收缩,皮肤变成褐色,再放在阴凉处晾干,切成段,阴干,生吃。茯苓:茯苓的菌核外皮,对水肿有效。茯苓:剥去外皮后微红的部分,有利湿热的作用。白茯苓:赤茯苓切去后的白色部分,又名茯苓,切成小方块,可润燥健脾。沈复:白茯苓中间有细松根的切成方形切片,可以安神定志。【药用】含B-茯苓多糖、茯苓酸、卵磷脂、甾醇等。【药理】1:利尿作用茯苓的利尿机制不明,复方比单味药作用更明显。2.镇静作用:小鼠腹腔注射茯苓汤可抑制自发活动,对抗咖啡因引起的小鼠兴奋过度,对巴比妥类药物麻醉有协同作用。3.心血管系统的乙醇提取物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率。4.消化系统茯苓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5.抗肿瘤作用:卟啉可抑制小鼠肉瘤,其作用与胸腺有关,可激活局部补体。(1)具有体内抗癌活性,能促进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对肉瘤S-180的抑制率可达96.88%。(2)该输液对正常家兔腹腔注射后有利尿作用;乙醚或乙醇提取物能加强离体蛙心的收缩,但使家兔血糖先升高后降低。(3)沈复汤对小鼠有镇静作用,茯苓的镇静作用不如沈复。【药材】味甘、淡、平,归肺、胃、肾经。【功效】解毒、抗癌、利尿、健脾、宁心。利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药用】(1)解毒抗癌。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积聚、肺癌,茯苓、麦冬、川贝各15克,紫河车、熟地黄、泽泻、猪苓、紫扇贝、何首乌、龙骨各12克,当归、白芍、女贞子、白术服用一周后,服用下列药物: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30克水,每日一剂。服务一周后,我又换了顶。这样换衣服,痰喘、胸痛等基本症状缓解,x光复查的阴影消失。茯苓、龙葵、半枝莲各15克,红参、白术、黄芪各9克,诃子6克,干姜、丁香、炙甘草各3克,每日1剂。可逐渐改善脸肿脚肿、腹胀便溏等症状,改善饮食。茯苓45g,赭石。半夏、香石竹各30克,紫苏梗、橄榄各18克,枳壳15克,陈皮、生姜各9克,硼砂3克,水煎两次,分早晚服用,每日一剂,连续服用,可减轻症状,进食顺畅,X线复查癌灶明显缩小。茯苓、龙葵各45克,白英、半枝莲各15克,白芍、牡丹皮各9克,玄参6克,水煎两次,分别服用。它能使自觉症状逐渐消失,使肝脏缩小到
可减少白带,改善尿频、腰痛等症状,消除局部病变。子宫肌瘤、茯苓、桂枝、当归、牡丹皮各180克,桃仁、赤芍、海藻、牡蛎、鳖甲各120克,红花75克,三棱、莪术、乳香、没药各60克,研成细末,炼蜜制成桂枝茯苓丸,每粒重9克,每日三次,温开水送服一年。茯苓、喜树根皮各15克,黄丹、白花蛇舌草、马鞭草、葵花子各9克。可完全或部分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适用于急性型。(2)利水化痰饮:茯苓30克、白术15克、猪苓12克、大腹皮12克、紫苏皮9克、泽泻9克、桑白皮9克、陈皮9克、人参3克、炙甘草3克水煎。脾虚60克,茯苓、党参、白术各60克,神曲、麦芽、山楂、山药、砂仁、陈皮、肉豆蔻膏各30克,木香、黄连、甘草各22克,均研末,水泛入健脾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茯苓、酸枣仁各9克。
仁15克,知母6克,川芎4.5克,甘草3克 水煎服,为酸枣仁汤。亦宜于虚烦不眠、心悸眩晕等症。 [药量] 煎剂:3~45克。丸散:3.18~9克 【临床应用】 1: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 2:用于脾虚泄泻,带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3:用于痰饮咳嗽,痰湿入络,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具健脾作用,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4:用于心悸,失眠等症茯苓能养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