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图片 植株,正宗野生土茯苓图片(野生茯苓的图片)
- 茯苓
- 2022-05-24 12:41:26
芝麻是啥?!
芝麻(芝麻籽)编辑【zhm】芝麻(学名:Sesamum indicum),芝麻科的一种种子。虽然它的近亲出现在非洲,但该品种的自然起源仍然未知。它遍布世界的热带地区。芝麻是我国四大食用油料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芝麻产品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其种子含油量高达61%。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许多用芝麻和香油制成的著名食品和美味佳肴,一直闻名于世。中文名芝麻拉丁学名Sesamum indicum又名亚麻、大麻二分法芝麻被子植物木兰门双子叶植物木兰属胡麻科胡麻属芝麻种分布区热带及部分温带地区目录1形态特征2分布区3栽培技术4病虫害防治5。中医有治疗效果的记载。中药方剂选择实践指南6页。行业现状。膳食营养知识。美白祛斑。营养分析。营养成分适合人群。建议避免购买和储存有治疗价值的物品。黑芝麻的优点。药用价值1。形态特征编辑。整株都有毛。茎直立,高约1米,高于下圈。总状花序由顶生芝麻(14枚)组成,花单生,或两三朵簇生于叶腋。圆柱形,唇形,红色,紫色和白色。由于品种不同,长圆柱形蒴果的棱数从4.6.8不等。种子扁圆形,白色,黄色,棕红色或黑色。白籽含油量较高,黑籽入药,味甘、平,有滋补肝肾、润燥通便的作用。芝麻油含有大量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含量高达43.7%,高于菜籽油和花生油。香油可以从芝麻的茎、叶和花中提取。【1】芝麻详解。图2分布。编辑自中国云贵高原。3栽培技术编辑和整地作畦。无论是夏芝麻还是秋芝麻,都是在气温高、蒸发量大的季节播种。细芝麻开花,细整地,保水土是整苗的关键。在土壤水分多的情况下,可以在梨田后面纵横耙地,耙平地面,播种后盖好种子。在土壤水分少的情况下,耙平地面后立即播种、耙平、覆盖种子,抑制土壤保墒。芝麻怕涝,生长期处于雨水多的时期。因此,种植单个芝麻时,要做好33542-3米宽的床,做好平床沟、腰沟、围沟,以便及时排灌。芝麻种植制度由于芝麻茎直立,遮荫面积小,所以芝麻常与矮化作物混种。比如与红薯、花生、大豆等作物混作或间作。一般在红薯地里每隔1-2行沟间套种一行芝麻或每隔2-4行花生间套种一行芝麻。芝麻耐旱,豆类耐湿。芝麻和豆类混作有利于抗旱防洪。芝麻播种照片集(18张)1。播期夏芝麻适宜的播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秋芝麻的适宜播种期为7月上旬和中旬,7月下旬热量好的时候可以晚一点。2.每亩用种量播种400克,条播350克,播种250克。土壤肥力高、病虫害少、含水量高的田地少播种。3.播种方式包括点播、播种和条播。播种是江淮地区传统的播种方式,适合抓土壤水分。播种时种子分散均匀,土层较浅,出苗快,但不利于田间管理。播种可以控制行距,合理密植便于间苗、中耕等田间管理,适合机械化作业。每穴播种5-7粒种子。无论什么播种方式,浅播、匀播,深度2-3cm为宜。技术底肥以有机肥为主,过磷酸钙为辅
苗期强制施肥,在底肥低、质量差的情况下,一定要早施。一般在出苗前后,根据幼苗生长情况,每公顷追施尿素45-75公斤。到芝麻初花期,每公顷可分别施磷肥150-225公斤和钾肥75-150公斤。芝麻初花期每公顷施尿素75-150公斤,芝麻生育后期喷施磷酸二氢钾1-2次,可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光合强度,达到增产的效果。施肥时要注意氮、磷、钾、微量元素的协调,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做到基肥、种肥、追肥相匹配,科学施肥,实现芝麻早长、稳长、不早衰。种植密度夏芝麻单杆品种种植密度为每亩8000-10000株,分枝品种为6000-8000株。秋季亩产单杆芝麻品种10000-15000个,分枝芝麻品种8000-10000个。畦栽的田间管理。间苗要在3-4片真叶前进行,间苗要间苗到合理的密度。2.中耕除草从出苗到开花要做3-4次,闭苗后不允许再做。中耕结合土壤耕作有利于排水、防涝、防倒伏。3.排灌芝麻对土壤水分最敏感,怕涝,不耐久旱,一定要注意排灌。4.芝麻成熟后要及时收割储存。芝麻含油量高,不适合储存。所以种子入库时含水量不能超过7%。[2]4害虫控制编辑1。芝麻疫病症状:芝麻疫病是苗期常见的重要病害。发病初期,幼苗的茎上出现褐色斑点,然后向茎周围扩展,最后茎收缩成一条线,幼苗塌陷。轻度发病还是可以和谐的。患病的皮层变成褐色并萎缩。天气干燥或土壤缺水时,下部叶片枯萎死亡严重。芝麻植株形态(4片)的病原称为立枯丝核菌,属于半知菌亚科。传播途径及病情:病菌在有菌丝或菌核的土壤中越冬,次年年初成为传染源。气温-001或低温多雨。防治方法:使用对WPA抗性强的品种,如阳新芝麻、临沂芝麻、黄县红芝麻、冠县芝麻、单县芝麻、博山四零白、双峰2中芝3号等。(1)精细整地高畦栽培(2) 857福美爽粉剂或257多福合剂,种子重量5607,57以上。
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2、芝麻红色根腐病症状主要为害茎基部,茎基现褐色斑,初期病健组织分界不明显,后根部外皮变 褐腐烂,剥去根表皮时内部呈红色,严重的全株叶片逐渐萎蔫,病株枯死。湖北、河南芝麻栽培区时有发生。病原不详。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该病多发生在土壤水分过多的低洼、积水地,或大水淹后, 根部窒息引致根部腐烂,生理机能衰弱,造成植株萎蔫死亡。防治方法:采用高畦或选择高燥地块种植芝麻。雨及时排水,防止积水。3、芝麻花叶病症状:该病河南发生很普遍,常年发病株率为7—57。病株出现花叶、皱缩, 茎秆扭曲、矮化,一般不结实或结蒴果小籽粒秕瘦。花叶扩展后变黄。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毒可经汁液传染,由蚜虫以蜚持久方式传毒,种子不能传 毒。能系统侵染大豆,心叶烟、三生烟等表现花叶。侵染番茄、甜菜时产生叶片皱缩、 卷曲畸形。不侵染菜豆、豇豆、绿豆、西瓜、曼陀罗、苋色藜和假酸浆。该病毒与西瓜 花叶病毒、芜菁花叶病毒、马铃薯病毒的抗血清不发生反应。病原暂称芝麻花叶病毒,属马铃薯>病毒组。病毒粒体线状.大小。病组织细胞质或叶绿体中含结晶体、风轮状和卷纸形圆柱状 内含体。防治方法:参见芝麻黄花叶病4、芝麻变叶病症状又称“芝麻公”。中国年在广东发现。染病植株矮化,叶片变小丛生, 节间缩短,花柄拉长,花瓣转绿,柱头伸长,长出叶子,病株不能结实。损失率 左右。病原称类菌原体。在电镜下观察病株韧皮部筛管细胞中可见到球形、椭圆形 菌体,大小—。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传毒介体据印度研究是一种叶蝉。病原 能为害芝麻属的其他种和芥属及猪尿豆属植物。该病发生传毒叶蝉数量、种群密度、播 期有关。播期早、叶蝉密度高易发病。防治方法:国外用甲拌磷或久效磷颗粒剂进行土壤处理,结合喷洒异狄氏剂,可抑制该病扩展。5、芝麻细苗性角斑病病斑多时常引起附近组织干缩, 因而使叶片变形。茎和叶柄上产生黑色条斑,后期病斑表面覆盖一层由菌胶 分泌液干燥后所形成的薄膜。芝麻顶部被害后不能继续发育,蒴果病斑黑褐 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蒴果内的种子常为黑褐色、干瘪。芝麻细苗性角斑病在芝麻产区广泛分布,造成早期落叶,影响产量和品质。芝麻细菌性角斑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病菌有2~5根鞭毛。叶片、叶柄、茎、果梗和蒴果均受侵害。苗期即可发病,被害幼苗 常在苗期死亡。叶上病斑初为水浸状小点,渐扩大为褐色至灰褐色多角形病 斑,最后常呈黑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病斑还常沿叶脉串连成条斑。在湿润 时病斑上有菌浓溢出,而在干燥时造成穿孔。防治方法:防治本病应采取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具体抓好下述环节:(1)种子消毒。采用热药浸种或温汤浸种处理可消灭种子上的病原细菌,减少初侵染源。可选用温水48~53℃浸种30分钟,或硫酸铜200倍液浸种30分钟,或500万单位的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恒温48℃热药浸种15分钟,或20%喹菌酮可湿粉1500倍液恒温48℃热药浸种15分钟。恒温热药浸种处理法较常规的温汤浸种处理法效果为优。(2)注意寻找抗病品种或抗病单株,选育高产抗病良种。(3)加强管理,抓好栽培防病。配方施肥;科学管水,雨后及时清沟排渍降湿;清洁田园,收集病残落叶烧毁。(4)及时喷药预防控病。在本病常发地区,应在病害尚未出现时喷药预防1~2次,发病初期连续喷药封锁发病中心。药剂可选用1:1:100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或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悬浮剂600倍液,或77%可杀得悬浮剂800倍液,或20%喹菌酮可湿粉1000~1500倍液,或1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粉800倍液,喷2~3次,隔7~15天1次,前密后疏,交替施用,喷匀喷足。芝麻虫害有小地老虎、刺蛾、斜纹夜蛾、金龟子、萤火虫等,可亩用80%敌敌畏乳剂100mL或90%晶体敌百虫150g对水75kg喷雾防治。[3]5中药属性编辑药经记载《神农本草经》说,芝麻主治“伤中虚赢,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精益髓。” 芝麻的图片(31张)《抱朴子》:耐风湿,补衰老。《本草纲目》:胡麻取油,以白者为胜,服食以黑者为良。《本草从新》:胡麻服之令人肠滑,精气不固者亦勿宜食。《本草求真》:下元不固而见便溏,阳痿,精滑,白带,皆所忌用。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曾说:八谷之中,惟此为良,仙家作饭饵之,断谷长生。在中国古代,芝麻历来被视为延年益寿食品,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也认为,芝麻能强身体,抗衰老,以九蒸胡麻,同去皮茯苓,少入白蜜为面食,日久气力不衰,百病自去,此乃长生要诀。食疗作用芝麻味甘、性平,入肝、肾、肺、脾经。有补血明目、祛风润肠、生津通乳、益肝养发、强身体,抗衰老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身体虚弱、头晕耳鸣、高血压、高血脂、咳嗽、身体虚弱、头发早白、贫血萎黄、津液不足、大便燥结、乳少、尿血等症。芝麻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还有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e、卵磷脂、钙、铁、镁等营养成分;芝麻中的亚油酸有调节胆固醇的作用。中药选方芝麻冰糖水治夜嗽生芝麻15克、冰糖10克。芝麻与冰糖共放碗中,开水冲饮;润肺、生津、治夜嗽不止、咳嗽无痰。注:芝麻1把、生姜50克、共捣烂煮汁服、亦有上述疗效。做法指导1、芝麻可榨制香油(麻油),供食用或制糕点;种子去皮称麻仁,烹饪上多用作辅料。2、芝麻仁外面有一层稍硬的膜,把它碾碎才能使人体吸收到营养,所以整粒的芝麻应加工后再吃。3、 炒制时千万不要炒糊。烹调用途:烹饪原料,如作糕点的馅料,点心、烧饼的面料,亦可作菜肴原料。
人参\大黄\黄芪\黄芩\茯苓\白术\川芎的功能和功效还有主治和图片!
人参:【性状】 生晒参 主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长3~15cm,直径1~2cm。表面灰黄色,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下部有支根2~3条,并着生多数细长的须根,须根上常有不明显的细小疣状突起。根茎(芦头)长1~4cm,直径0.3~1.5cm,多拘挛而弯曲,具不定根({丁})和稀疏的凹窝状茎痕(芦碗)。质较硬,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形成层环纹棕黄色,皮部有黄棕色的点状树脂道及放射状裂隙。香气特异,味微苦、甘。 生晒山参 主根与根茎等长或较短,呈人字形、菱形或圆柱形,长2~10cm。表面灰黄色,具纵纹,上端有紧密而深陷的环状横纹,支根多为2 条,须根细长,清晰不乱,有明显的疣状突起,习称“珍珠疙瘩”。根茎细长,上部具密集的茎痕,不定根较粗,形似枣核。 【炮制】 生晒参 润透,切薄片,干燥。 生晒山参 用时粉碎或捣碎。 【性味与归经】 甘、微苦,平。归脾、肺、心经。 【功能与主治】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用法与用量】 3~9g,另煎兑入汤剂服;野山参若研粉吞服,一次2g,一日2次。 【注意】 不宜与藜芦同用。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防蛀。图:http://www.58food.com/oledit/UploadFile/20065/2006531223937587.jpg大黄:【性状】 本品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长3~17cm,直径3~10cm。除尽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异型维管束)散在,残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绳孔及粗皱纹。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软,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显颗粒性;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明显,无星点。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 【炮制】 大黄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晾干。 酒大黄 取净大黄片,照酒炙法(附录Ⅱ D)炒干。 熟大黄 取净大黄块,照酒炖或酒蒸法(附录Ⅱ D)炖或蒸至内外均呈黑色。 大黄炭 取净大黄片,照炒炭法(附录Ⅱ D)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 【性味与归经】 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能与主治】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用法与用量】 3~30g,用于泻下不宜久煎。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处。 【注意】 孕妇慎用。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制剂】 大黄流浸膏图:http://www.zysj.com.cn/zhongyaocai/images/dahuang_5.jpg黄芪: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50一150厘米;主根粗而长,直径1一3厘米;茎直立,有细棱,被白色长柔毛。奇数羽状复叶,叶轴有长柔毛;小叶(13一)21一27(一31),椭圆形至长圆状卵形,长7一30毫米,宽4一12毫米,先端圆钝或微凹,有时具小刺尖,基部圆形,下面有伏生白色柔毛;托叶狭披针形,长约6毫米,有白色长柔毛。总状花序生于上部叶腋,具花(5一)10一20,花梗在果期显著伸长;花黄色或淡黄色,长(12一)15一18毫米,有线形苞片;花萼钟状,长5一7毫米,有白色长柔毛,萼齿短,长为萼筒的1/5或1/4,三角状;旗瓣倒卵形,先端微凹,基部几无爪;翼瓣与龙骨瓣近等长,较旗瓣稍短,均有长爪;子房有柄,被柔毛。荚果膨胀,卵状长圆形,长2一3(一3.5)厘米,顶端具短喙,基部有长柄,果皮膜质,被黑色短柔毛,有时被白色毛或二者混生,具3一8种子。特性 黄芪分布于我国温带和暖温带地区,为深根性植物。喜凉爽气候,有较强的抗旱、耐寒能力,不耐热,不耐涝。气温过高常抑制植株生长,土壤湿度过大,常引起根部腐烂。宜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生长,在粘土上则根多,生长缓慢。多生于林缘、灌丛、林间草地、疏林下及草甸等处。花期(6)7--8月,果期(7)8--9月。保护价值 黄芪根入药,常作滋补中药,又可作兽药,销售量大。根茎之10倍水浸液,对马铃薯晚疫有抑制效率。黄芪还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图:http://img.zj96345.cn/News/ImgFile/2006_09_08/20060908095923310.jpg黄芩:【性状】本品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间红棕色,通称子芩,以清火养阴为主;老根中间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状或已成空洞,称枯芩,以清火败毒为主。气微,味苦。【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图:http://www.yaopinnet.com/tupu/huangling.jpg茯苓:【性状】 茯苓个:呈类球形 、椭圆形 、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无臭,味淡,嚼之粘牙。茯苓皮:为削下的茯苓外皮,形状大小不一。外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内面白色或淡棕色。质较松软,略具弹性。茯苓块: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块片状,大小不一。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赤茯苓:将棕红色或淡红色部分切成块状或片状。白茯苓: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性味归经】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用法用量】 9~15g。【贮藏】置干燥处,防潮。【备注】 (1)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摘录】《中国药典》图:http://www.yaopinnet.com/tupu/fuling.jpg白术:【制法】 土白术:取白术片,用伏龙肝细粉炒至表面挂有土色,筛去多余的土。每100kg白术片 ,用伏龙肝细粉20kg。炒白术:将蜜炙麸皮撒入热锅内,待冒烟时加入白术片,炒至焦黄色、逸出焦香气,取出,筛去蜜炙麸皮。每 100kg白术片,用蜜炙麸皮10kg。【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肥厚团块,长3 ~13cm,直径 1.5~7cm 。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残留茎基和芽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烘干者断面角质样,色较深或有裂隙。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黏性。【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应用】1、用于脾胃气虚,运化失常所致的饮食减少,脘腹虚胀,倦怠乏力等。常与党参、茯苓等同用。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腹泻,则与党参、干姜配伍,如理中汤。 2、用于痰饮和水肿。痰饮停滞,常与桂枝、茯苓配伍;水湿肿满,常与茯苓、泽泻配伍。 3、用于表虚自汗。可与黄芪、浮小麦同用。 此外,还可用于胎热而胎动不安者,常与黄芩同用。 [用量、使用注意、禁忌] 3—12克。 经研究: 有促进肠胃分泌的作用。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且能促进电解质特别是纳的排出。有降低血糖、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元减少的作用。能促进体重增加及肌力增强。 【用法用量】 6 ~12g。【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摘录】《中国药典》图:http://www.yaopinnet.com/tupu/shu.jpg川芎:【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2~7cm。表面黄褐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凹陷的类圆形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小瘤状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散有黄棕色的油室,形成层呈波状环纹。气浓香,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 【炮制】 除去杂质,分开大小,略泡,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性味与归经】 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功能与主治】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用法与用量】 3~9g。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图:http://www.a-hospital.com/ahpic02/2006-5/2006523144631651.jpg呵呵,真是很多呢~
这是什么植物?
看图片是土茯苓,是一种中药材。土茯苓种植技术1、选地土茯苓对种植土地要求不严,一般的山地、平地均可种植。但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地种植有助于提高产量。2、移栽将土茯苓种子进行育苗,育苗成功后按照25*25厘米的行距移栽,移栽后根据幼苗生长情况进行施肥。土茯苓是采用种子进行繁殖的,播种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左右,采用条播法,在畦面上按行距20厘米开沟,将种子均匀的撒入沟内,覆土1厘米左右,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约两周即可出苗。将苗移栽后,一般每亩浇施稀薄的碧卡水溶肥5公斤,能促进其快速生长。3、搭架因土茯苓是攀缘灌木,后期生长到一定程度时还需给植株进行搭架。一般是在幼苗生长到30厘米时进行搭架,后期还要注意修剪枝叶,这样土茯苓才能生长得更好。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