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茯苓 > 正文

土茯苓是什么,茯苓长什么样子(土茯苓可以泡酒吗)

摘要: 土茯苓是什么? 《中国药典》:拼音T F Ln英文名土茯苓来源本品为土茯苓的干燥根茎。百合科的。夏秋季挖穴,...

茯苓是什么?

《中国药典》:拼音T F Ln英文名土茯苓来源本品为土茯苓的干燥根茎。百合科的。夏秋季挖穴,去须根,洗净晾干;或新鲜时切成薄片,并干燥。本品略圆柱形,略扁或不规则,有结节状隆起,分枝短,长5 ~ 2 ~ 5厘米,直径2 ~ 5厘米。表面黄褐色或灰褐色,凹凸不平,有坚硬的须根残留物,枝顶有圆形芽痕,部分皮部有不规则裂纹,有残留鳞片。很难。切片呈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厚1 ~ 5毫米,边缘不规则;切面为白色至红棕色,粉红色,具点状维管束和多数小亮点;略韧,碎时有灰尘飞扬,遇水湿有黏滑感。无臭,微甜涩。本品粉末为浅棕色。淀粉粒多,单粒呈球形、多角形或方形,直径8 ~ 48微米,脐点开裂,呈星形、三叉状或点状,大粒可见有纹层。复合颗粒由2 ~ 4个部分组成。草酸钙的针状晶束存在或散在于粘液细胞中。针状晶体长40144微米,直径约5m。石细胞呈椭圆形、正方形或三角形,直径25 ~ 128微米,有细孔和沟槽;还有深褐色的石细胞,呈条状,直径约50m。墙壁三面极厚,一面极薄。纤维成束或分散,直径为22 ~ 67微米.具边缘孔的导管和管胞较多,多呈梯状延伸。处理杂质;如果没有切片,浸泡,清洗,彻底润湿,切片,干燥。甜、淡、平。经脉入肝、胃经。主治:除湿、解毒、通利关节。可用于治疗湿热淋浊、白带、痈、瘰疬、疥疮、梅毒、汞中毒引起的肢体挛缩、筋骨疼痛。用量为15 ~ 60g。

土茯苓与茯苓的区别是什么?

1.根的区别:前者是真菌,不是植物,所以没有根,是寄生在松树根部的真菌物质。后者是藤本植物,具有根和叶的特点,叶厚而光滑。根部呈结状,可见明显节疤。同时上面还长了一些小须根。二、形状的区别:前者为圆形或长方形,呈球形,外形像红薯,外观黄褐色。切开后可以看到里面的物质是白色的,类似豆腐的颜色。土茯苓虽然外形与前者稍有相似,但其外部颜色为黄褐色,切开后内部物质为淡黄色。三、功效差异,茯苓性味甘、平,有利于水渗湿的功能。还能健脾安神。嚼的时候茯苓会粘在肝经和胃经上,有甜有苦。主要用于治疗梅毒、汞中毒引起的肢体挛缩、骨痛。湿热淋浊,带下。茯苓不仅清热解毒,还能除湿。《内经》所谓湿气害人骨肉。资料:土茯苓,中药名。它是百合科植物土茯苓的干燥根茎,为多年生常绿攀援灌木,多生长在山坡或林下。仅选择干燥的根茎作为药用部分。常在夏秋季节挖,须根除去,洗净,晒干,入药;或鲜切薄片,晒干,入药。甜、淡、平。具有解毒、除湿、疏通关节的功效,主要用于梅毒、汞中毒引起的肢体挛缩、骨痛;湿热浊,带下,痈,瘰疬,疥疮。茯苓,中药名。它是鼠妇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7-9月份采挖,采挖后除去泥沙,堆积发汗,摊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直至出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分流失,再阴干,称为“茯苓”;或将鲜茯苓切成不同的部分,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参考:百度百科——茯苓百度百科——茯苓

土茯苓什么用途?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性味甘、淡、平,能入肝、胃经。具有利尿、解毒、健脾胃、保肝、通关节的作用。《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浊,治杨梅疮丹毒。”还记载本品用于水煎治疗妇女赤崩漏带。《本草再新》又叫“祛湿热,益筋骨”。本品最初用于治疗梅毒或梅毒汞中毒引起的肢体挛缩。疗效好,是治疗梅毒的重要药物。茯苓与防风、辛、温、升性相合,以养脾阳,去脾胃之湿,白芷祛湿解毒,去浊污。三味药合用,具有祛湿解毒、健脾和胃、保肝护肝的功效。现代研究证明土茯苓能增加血液中尿酸的排泄,可用于痛风的预防和治疗。对湿(痰)热引起的其他疾病也有效,如高血脂、湿疹等。土茯苓的作用(1)梅毒土茯苓有除湿、解毒、通关节的作用。土茯苓也是治疗梅毒的重要药材之一,但其实土茯苓汤最初是用来治疗严重痔疮的。后来它被用来治疗梅毒。配方是:土茯苓4两,皂角7两,开水代茶饮。(2)对于瘰疬溃烂,将土茯苓切片,或研成粉末,水煎服,或加入粥中食用。多吃点。(3)治疗头痛应根据不同类型使用不同的药物。头痛治疗可选用土茯苓30-60G,最大剂量不超过120g。最短7天,最长3个月。(4)治疗膝关节积液在通痛逐瘀汤的基础上,增加土茯苓的用量,从30g增加到120~240g。一般轻症20剂即可见效,重症100剂即可见效。在消除身体疼痛引起的充血的药汤的基础上,可以增加土茯苓的剂量,从30克增加到120克-240克正常患者服用20剂左右即可见效。重者需达到100g左右(5)用土茯苓(鲜)90g、车前草(鲜)90g、穿心莲30g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加水15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平均治愈时间3.8天。土茯苓的处理1。心下有痰,土茯苓200克,桂枝150克,白术150克,甘草100克。四味,六升水,三升白开水,三份温水,小便有益。(《金匮要略》桂苓疏肝汤)2 .白术50克、土茯苓35克(去皮)治湿泻。切细,水煎50g,饭前服用。(《原病式》茯苓汤)3。治小便多,滑数不能帮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药(去皮,用明矾水浸泡,文火焙干)。两种口味,平分,都是细粉。用稀饮料服用它。(《儒门事亲》 )4.治卒吐,心口浮肿,膈间水,半夏一升,生姜250g,土茯苓150g(一法四两)。供应三种口味,

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合,分温再服。(《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5、治皮水,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150克,黄耆150克,桂枝150克,土茯苓300克,甘草100克。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防己茯苓汤)6、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土茯苓250克,泽泻200克,甘草100克,桂枝100克,白术150克,生姜200克。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纳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金匮要略》茯苓泽泻汤)土茯苓的禁忌1、土茯苓忌米醋。2、肾虚多尿、虚寒滑精、气虚下陷、津伤口干者慎服。3、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慎服。土茯苓的食用方法1、茯苓栗子粥茯苓15g,栗子25g,大枣10个,粳米100g。加水先煮栗子、大枣、粳米;茯苓研末,待米半熟时徐徐加入,搅匀,煮至栗子熟透。可加糖调味食。本方用茯苓补脾利湿,栗子补脾止泻,大枣益脾胃。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溏腹泻。2、茯苓鸡肉馄饨茯苓50g,鸡肉适量,面粉200g。茯苓研为细末,与面粉加水揉成面团,鸡肉剁细,加生姜、胡椒、盐做馅,包成馄饨。煮食。源于《奉亲养老书》。本方以茯苓补脾利湿,鸡肉补脾益气,姜、椒开胃下气。用于脾胃虚弱,呕逆少食,消化不良。3、茯苓麦冬粥茯苓、麦冬各15g,粟米100g。粟米加水煮粥;二药水煎取浓汁,待米半熟时加入,一同煮熟食。源于《圣惠方》。本方以茯苓宁心安神,麦冬养阴清心,粟米除烦热。用于心阴不足,心胸烦热,惊悸失眠,口干舌燥。4、茯苓酒茯苓60克、大枣20枚、当归12克、枸杞12克、白酒1500毫升,将上药切碎装瓦坛内,倒人白酒、密封浸泡15天,每隔3日振摇一次,每日饮服1—2次,每次10—15毫升。凡气血虚弱、阴阳两亏所出现的腰酸、腿软、体倦乏力、遗精阳痿、须发早白、心悸失眠、食欲减退等均宜服用。5、茯苓膏白茯苓500克、白蜜1000克,先将白茯苓研为细末,以水漂去浮者,取下沉者,滤去水,再漂再晒,反复3次,再为细末,拌白蜜和匀,加热熬至滴水成珠即可,然后装瓶备用,每日2次,每次12—15克,白开水送服。常服用本品对老年性浮肿、肥胖症以及预防癌肿均有稗益。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